close

天天運動仍心肌梗塞!一名40歲的楊先生有良好運動習慣,不僅天天游泳,每個月也騎自行車70公里2-3次。不料在41歲生日前夕參加自行車活動,首次挑戰百公里途中,突急性心肌梗塞倒地,送抵醫院時無生命跡象,醫護不放棄4度搶救,穩住呼吸、心跳,再施作心導管疏通血管並放置支架、給與低溫療法,終於挽回性命。光田綜合醫院內科部副部長、心臟內科主任夏治平指出,秋冬時節是心血管疾病好發季節,提醒民眾保暖,也別忘定期做心血管檢查,尤其是有冠心病家族病史、男性年齡超過45歲,女性超過55歲或已停經、抽菸、肥胖、有三高問題的心血管高危險群要更要提高警覺,且避免過度的情緒起伏,尤其選舉快要到了,往年每到選前多會有病患因情緒激動導致心臟不適,提醒民眾情緒管理也是護心之道。夏治平解釋,楊男年僅40歲,有很好的運動習慣,家族也沒有相關病史,推測可能和抽菸、長年未追蹤健康情形,及忽略心血管疾病初期胸悶痛的不適症狀,和勉強自己從事高強力運動長時間有關。夏治平提醒,民眾在秋冬季運動時一定要做足暖身運動,持續運動30分鐘後要休息、喘口氣,視個人體力狀況再繼續運動;進行高強度運動時,掌握「漸進方式」訓練。如果運動過程出現暈眩、噁心、胸悶痛、吞嚥困難,甚至是渾身無力等徵兆,就要立即停止運動,且運動時身邊最好有人,預防倒地無人知的憾事發生。楊男表示,上一次健檢是20幾歲的時候,近一年來,左胸靠近肩膀處斷斷續續偶有輕微不適,懷疑可能是運動傷害,還去診所看骨科、做復健,但仍偶爾會發作,事後檢視,懷疑可能和心臟問題有關。光田綜合醫院急診醫學部醫師劉柏亨指出,楊男到院前無生命跡象,經搶救後7分鐘恢復心跳,但之後心臟又斷斷續續出現顫動或停止情形,急診續施以心肺復甦術和去顫電擊3次,總算穩定生命跡象。心臟疾病是台灣十大死因第二名,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黃金時間為降低死亡率的關鍵,患者在症狀發作後的3-6小時內是救命的關鍵期,所以當急性心肌梗塞發作時,應把握黃金時間,於90分鐘內送心導管手術治療,這樣不僅能降低患者死亡率,亦能提升術後復原狀況。(畢翠絲/綜合報導)


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
. . . . 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apiao2968 的頭像
    mapiao2968

    線上賓果www.s9uu6.com

    mapiao29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